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经验 > 正文

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生活垃圾填埋场?它是怎么运作的?

1、生活垃圾填埋场是专门用于处理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的场所。这些场地通常配备有防止垃圾渗沥液泄漏的人工防渗膜,以及用于处理或预处理渗沥液的设施设备。它们的运营、管理和维护都符合卫生要求,并在最终封场时达到相应的环保标准。在中国,填埋技术仍是大多数城市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

2、一般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定义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指的是用于处理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的,带有阻止垃圾渗沥液泄漏的人工防渗膜,带有渗沥液处理或预处理设施设备,运行、管理及维护、最终封场关闭符合卫生要求的垃圾处理场地。

3、好氧填埋场:该填埋场通过在垃圾堆体内布置通风管网,并向其中输送空气,使垃圾处于好氧环境中。在这种条件下,垃圾可以快速稳定,堆体也能迅速降解。由于垃圾中有充足的氧气,分解过程会产生较高温度(约60℃),从而有效消灭垃圾中的大肠杆菌等有害微生物。

垃圾填埋场影响几公里

卫生填埋场的选址标准是距离居民区至少500米,而安全填埋场的标准则是至少800米。 选址原则包括:不占用基本农田、选择山区地带(山坳或山间洼地)、距离市中心不超过30公里、距离村庄至少500米,以及占地面积至少100亩(大型生活垃圾填埋场),预期服务年限至少20年。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CJJ17—1988)要求生活垃圾填埋场距离居民区大于800米,由于许多城市提出按800米要求选择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存在困难,此后修改的标准如《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要求生活垃圾填埋场距离居民区大于500米。

法律分析:如果是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话,其与居住区的距离由环评文件和环评批复(环保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而定。如果是一般工业固废垃圾填埋场的话,其与与居住区的距离为至少500m。

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最小是周边五公里范围内不在适合居民居住。对周边的地下水也有可能造成污染。

看新闻上出来的都不一样,有1公里的、有3公里的、也有6公里的。不过现在的食物垃圾,厨余垃圾填埋,回收变废为宝也都只是最传统的处理方式,离得远填埋处理也不是安全的办法,填埋会污染土壤,造成水资源污染,还有空气污染。离得距离再远空气中还是会弥漫着垃圾臭味的气味。

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分几种类型

1、好氧填埋场:该填埋场通过在垃圾堆体内布置通风管网,并向其中输送空气,使垃圾处于好氧环境中。在这种条件下,垃圾可以快速稳定,堆体也能迅速降解。由于垃圾中有充足的氧气,分解过程会产生较高温度(约60℃),从而有效消灭垃圾中的大肠杆菌等有害微生物。

2、按填埋的位置:山谷型、涂滩型、平原型。按废物类型:惰性废物填埋场或堆放场、矿业废物处置场、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工业废物土地填埋场、危险废物安全土地填埋场、特殊废物深地质处置库。

3、我国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分为不同等级的填埋场,包括简易填埋场(IV级)、受控填埋场(III级)和卫生填埋场(I、II级)。IV级填埋场,是我国传统的处理方式,由于缺乏工程措施,环保标准执行不严,约有50%的城市生活垃圾被投放其中。这些填埋场作为衰减型设施,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无法避免的。

4、简易填埋场:这种填埋场在中国过去几十年中普遍使用,缺乏基本的环保措施,不符合任何环保标准。许多现有生活垃圾填埋场属于这一类型,通常被称为露天填埋场,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

5、好氧填埋场、厌氧填埋场、准好氧填埋场这三大类 好氧填埋场是在垃圾堆体内布设通风管网,用鼓风机向垃圾堆体内送入空气。垃圾有充足的氧气,使好氧分解加速,垃圾性质较快稳定,堆体迅速降解,反应过程中产生较高温度(60℃左右),使垃圾中大肠杆菌等得以消灭。

关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和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