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 氢含量是6%,氮含量是0%,用(含量/原子量)结果进行比值计算,就是各原子数的最简比,可求出化合物的最简式,再根据适量确定化学式,算出结果。
2、思路:20g=CuO的质量+Cu的质量,CuO与稀盐酸反应,(CuO+HCl=CuCl2+H2O)生产的CuCl2能溶于水。
3、.KBrO3+5KBr+6HCl=3Br2+6KCl+3H2O 5Br2+HOOCNH2CHCH2S-SCH2CHNH2COOH+6H2O =2HO3SCH2CHNH2COOH+10HBr Br2+3I-=I3-+2Br- I3-+2S2O32-=3I-+S4O62- 2.氧化胱氨酸的反应是很快的,而KBrO3氧化KBr才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一步。
4、双键部分S原子杂化轨道与O原子轨道中有四个电子共享,其轨道重叠比单键部分S原子杂化轨道与O原子轨道中有两个电子共享形成的轨道重叠大。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形成的化学键就越稳定,其键长就越短。 甲基具有推电子作用。
5、题目说阳离子都为直线型,而NOx(y+)中为直线形的只有NO2(+)。所以另外一种只能是双原子的了。所以分别是NO(+)和NO2(+)然后考虑阴离子。硒酸酐SeO3。设A、B分别是NOSexOy、NO2SexOy。
6、肼的碱式电离(第一步):N2H4+H2O =N2H5++OH- 可看做:N2H4+H3O+ = N2H5++H2O 平衡常数K 2H2O=H3O++OH- 电离常数Kw 这两步反应的叠加,故Kb=K·Kw=0×108×0×10-14=3×10-6。
1、N2H4+H3O+ = N2H5++H2O 平衡常数K 2H2O=H3O++OH- 电离常数Kw 这两步反应的叠加,故Kb=K·Kw=0×108×0×10-14=3×10-6。
2、由于该反应不是相互交换成分,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A错;反应前甲酸HCOOH中的碳为+2价,反应后CO中的碳仍为+2价,故B错;反应前氯磺酸是一元强酸,但反应后生成两种强酸:盐酸HCl和硫酸H2SO4,所以反应后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小,选择D正确。
3、我们把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的化学键成为共价键(covalent bond)。路易斯(G.N.Lewis)曾经提出原子共用电子对成键的概念,也就是俗称的“八隅律”(高中阶段也只是停留于此)。 然而,我们知道很多现实情况都无法用八隅率解释,包括:PCl5,SCl6分子。
4、有机化合物在适当的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等分子),而生成不饱和(碳碳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叫做消去反应。
思路: CuO+H2=Cu+H2O反应后有生成的铜,氢气不和铜反应 。
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12/20 = 0.40 = 40 乙的样品中有氧化铜25*40% = 10克,所以反应后剩余固体中有15克铜和2克氧化铜。
由加入盐酸次数3,4,得知,第四次加入盐酸后,盐酸过量,所以剩余固体则全部为铜 所以有:(1).20g样品中铜的质量为8g。
分析: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稀盐酸,由于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后,它不与盐酸反应,氧化铜是碱性氧化物,它能与盐酸反应,从实验数据的第四次可知, 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克为金属铜。
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可以让铜跟氧气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铜,然后称量反应后的质量,减去反应前混合物的质量可以得到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然后根据2Cu+O2=(△)2CuO,可以算出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进而就可以算出氧化铜的质量及其质量分数。
减少,按E的增加量是利用生成的水的质量计算,如果水在管道上面残留,实际计算出来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就比原来的少了。80% 损失的0.4g是氧元素的质量。铜分子量6氧分子量16,氧化铜就是80.氧元素在氧化铜里的含量为16/80=20%所以氧化铜的质量为0.4/0.2=2。
前者体积太大,空间阻碍,建议看下取代的机理。2:次级轨道……忘了。只记得次级效应和分子的构型有关,不过没人答的话我明天去图书馆查下。广义上说,许多弱键都是次级键,不过我想你问的应该是有机里D-A反应吧。其中只有二茂铁提到了。其他地方没有。
第一问:化学竞赛分几次选拔,(预赛由省来组织),(初赛是全国统一),(冬令营选拔由省组织),(决赛全国统一)。第二问:各个项目的大赛事都可以叫奥林匹克,我们说所的竞赛就是奥林匹克,不然怎么叫化奥勒。第三问:全国预赛是每年九月的第二个星期天。第四问:省可以,市上原则上不可以。
N2H4+H3O+ = N2H5++H2O 平衡常数K 2H2O=H3O++OH- 电离常数Kw 这两步反应的叠加,故Kb=K·Kw=0×108×0×10-14=3×10-6。
Br2+HOOCNH2CHCH2S-SCH2CHNH2COOH+6H2O =2HO3SCH2CHNH2COOH+10HBr Br2+3I-=I3-+2Br- I3-+2S2O32-=3I-+S4O62- 2.氧化胱氨酸的反应是很快的,而KBrO3氧化KBr才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一步。
根据S形成共价键的数目可以是6,N形成共价键的数目可以是5,F形成共价键的数目可以是1。不难画结构式。A被AgF2氧化得到B。请注意,AgF2中,Ag的化合价不是+1,既然是高化合价物质,作为化学竞赛参与者,你应该想到它是优良的氟化剂(稀有气体氟化物都是优良的氟化剂,迁移而来)。
氨基磺酸:+H3N-SO3- ,电离后为H+和H2N-SO3-。1)略;2)结构见上。N带正电,S非金属性强吸电子;3)Cl-NH2(+)-SO3-。
=2HO3SCH2CHNH2COOH+10HBr Br2+3I-=I3-+2Br- I3-+2S2O32-=3I-+S4O62- 2.氧化胱氨酸的反应是很快的,而KBrO3氧化KBr才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一步。当碘量瓶中刚刚开始出现黄色时,Br2与胱氨酸已完全反应,(但Br2的浓度仍然很小,并且没有来得及扩散到空气中。
个对称面,除了3个直的,只有2个斜过来的,因为C2离子的取向问题,只有平行于z轴的2个才是。
AlCl3BBr3BCl3BF3 AlCl3极强,这个不解释了;三卤化硼,硼原子都有一个空的2p轨道与卤素的孤对电子共轭形成π (4,6)的离域键,F的孤对电子也在2p中,共轭效应比较强,B的缺电子性就比较弱,Cl的3p轨道和2p对称性就不那么匹配,共轭较差,Br的4p轨道共轭就更差了。
双键部分S原子杂化轨道与O原子轨道中有四个电子共享,其轨道重叠比单键部分S原子杂化轨道与O原子轨道中有两个电子共享形成的轨道重叠大。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形成的化学键就越稳定,其键长就越短。 甲基具有推电子作用。
化学竞赛题目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江苏省高中生化学竞赛题目、化学竞赛题目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